海魄浪 旗津島的海派人生|敬!漂泊人生  巴里的海水小吃部
1Nov

海魄浪 旗津島的海派人生|敬!漂泊人生 巴里的海水小吃部

文字|吳庭寬  攝影|洪立
 
在旗后生活了約十二年的巴林,每日生活十分規律,出海捕螃蟹,下工後在岸邊釣魚自娛,不過這天下午進港後,他忙著準備食材與佐料,因為他在美式圍網船工作的朋友,剛好在高雄港靠岸,昨晚送來一尾鮪魚,說要給大夥兒加菜。
 
 
今日菜單是鮪魚兩吃。首先,將鮪魚肉切塊後,以市售的芫荽粉、薑黃粉醃漬後油炸。蒜頭、紅蔥頭磨碎後油鍋爆香,接著魚塊下鍋,淋上甜醬油,再撒上辣椒、蔥拌炒後,「醬燒鮪魚」即可裝盤。第二道菜,將剩下的鮪魚帶骨切塊後,以滾水川燙去腥。紅蔥頭、蒜頭、辣椒、石栗、薑黃、胡椒磨碎後,加上切片的南薑、薑、月桂葉和馬蜂橙葉,下鍋爆香。把魚加入拌炒後,倒入清水、椰奶、鹽燉煮,再撒上炸好的油蔥酥,椰奶燉鮪魚就大功告成了。
 
 
 
巴林最早來旗津的時候,因為一句中文、台語都不會說,只好每天默默吃泡麵,雖然雇主每天會買飯糰、雞排等台灣小吃給他,但他實在很想念家鄉菜的味道。三、四個月之後,他終於在港口遇到同鄉,才知道原來旗津有印尼小吃店。巴林強記著這位新朋友教他的台語:「老闆,歹勢,食飯錢。」才開始踏出港口。
 
 
用料理維繫情誼的海上廚房
 
外籍漁工的「食飯錢」,每天有兩百元的扣打(配額),不過其中的一百元拿去買香菸了,剩下的一百元實在很難應付三餐。巴林跟港口幾個同鄉提議一起煮食,他用農曆過年收到的紅包錢「投資」買了一組瓦斯爐,每個人奉獻自己一部分飯錢,這筆基金用來買瓦斯、白米、油、調味品與食材。大家以巴林的捕蟹船為基地,設置簡易廚房,輪流煮食,會煮的人教不會煮的人,他們煮好飯之後,常把鄰船的漁工都叫過來一起吃。
 
 
這個「共食互助會」,除了讓漁工們節省荷包,也創造了許多團聚的機會。就像巴林說的「多分享,多福氣,朋友多,自然會有好運氣。」巴林最近在自己的船上,打趣地寫上「warung Indo」(印尼小吃部)與「banyu segoro」(海水),印尼漁工的海水小吃部沒有對外營業,友誼限定。
 
 
🐟 食譜:醬燒鮪魚
 

1. 鮪魚肉切塊,芫荽粉、薑黃粉醃漬。

2. 蒜頭、紅蔥頭磨泥,油鍋爆香。

3. 魚塊下鍋油炸。

4. 步驟2香料和魚、辣椒、蔥與甜醬油拌炒起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