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Oct
海魄浪 旗津島的海派人生|走一趟旗津的朝聖之旅
文字|蕭孟曲 攝影|蕭孟曲、洪立
台灣早期的渡海移民,歷經生死,越過洶湧駭浪的黑水溝,帶來了原鄉神明,香火隨船遷徙至旗後山下,庇佑眾生。十九世紀打狗港開放通商,旗津成為早期基督宗教與西方醫館的登陸地,擾動了島民數百年來習以為常的生活,也打開了新的世界觀。因戰亂撤退來台,落腳海島的大陳人,審視時勢,以蔣介石為名建廟,凝聚同鄉與認同。小小的旗津島,匯聚海上來去的人,信仰始終是穩定心靈的重要力量,守護漁村走過歲月風雨。
旗後・旗津天后宮
一六七三年福建漁民徐阿華,在海上遭遇颶風漂流到旗後,發現極佳漁場,島端有屏障,內有避風潟湖,為天然平靜的安居之地,遂回福建邀集同鄉遷居至此,並迎奉故鄉湄洲媽祖分靈來台,建一簡單草寮,名「媽祖宮」。一八八七年,怡記洋行大規模整修,正式更名為「天后宮」。
從旗津渡船頭直走,三十步內,即能朝聖台灣第一座媽祖廟。十八世紀起,天后宮歷經數次重建,從茅竹廟改為石材廟,至今保有珍貴石碑二方,碑文見證打狗港的人文地貌;廟內彩繪諸如門神、壁畫、浮雕等,在戰後初期時所繪,皆出自國寶彩繪大師陳玉峰之手。 廟前廣場以「人」字砌磚鋪,打狗時代,廟埕是漁民臨時修補竹筏、漁網的場所;廟會祭典搭野台戲看台、擺設供桌;今時則作為假日藝文活動的場域。
直轄市定古蹟的天后宮,二零二零年重修完畢,煥然一新,右護龍安奉百年王船,亦舉辦添載祈福法會。三百五十年至今,慈眉藹目的媽祖婆,在香火裊裊的天后宮,守護討海人平安歸來。
打狗港・基督旗津長老教會
一八六五年,英國蘇格蘭籍醫師、宣教士馬雅各(Dr. James Laidlaw Maxwell),登陸打狗旗後。馬雅各先往台南府城租屋行醫傳道,卻遭到漢人排斥驅趕,遂返回旗後租一民宅作為禮拜堂,即今旗后教會的前身。禮拜堂對面,成立了「打狗醫館」,引進了西方醫療技術,是台灣第一所有規模的正式西醫醫館,曾醫治了許多外國僑民、海關人員、船員和本地居民。日後,在旗後山腰下的「慕德醫院」,開始招收台灣學生,是台灣最早的西醫學院。
出身於高雄三塊厝的子弟周瑞,曾跟隨馬雅各二世等醫生習醫,一九一一年取得「限地醫師」執照。後來,英國教士會為籌建府城的新樓醫院,欲將土地出售,周瑞不忍旗津信徒失去依歸,以日幣貳仟元分期五年償款,保留了旗後教會。
今日的旗後教會,承載了馬雅各來台的醫療傳道的弘願,除了每週的社區大學和兒童營,提供社會資源給本地需要的民眾,也另提供新住民姊妹聚會空間,讓她們能夠自在地以母語聚會、分享。基督旗津長老教會,將上帝之愛轉為對世人之愛,持續深耕地方。
大陳新村・蔣公感恩堂、蔣公報恩觀
台灣在首次的政黨輪替之後,展開「去蔣化」行動,諸多的公共空間已未見蔣公像,
不過,在旗津人習稱為「大陳新村」或「大陳仔」的實踐新村,仍有兩座蔣公廟,「蔣公感恩堂」以及「蔣公報恩觀」。
一九五五年,大陳島居民隨國軍大撤退,在美國派遣第七艦隊護航下來台。四面環海的大陳群島,島民多以農耕漁撈為業。剛來台時,政府按原鄉的職業進行地區分配與安置,因語言隔閡,生活習慣差異,大陳人生活十分困苦。六零年代後,政府對「大陳義胞」進行職業訓練輔導,讓大陳青年參加海員訓練,投入遠洋航運產業。
在旗津大陳新村的房舍,也是當年美援所興建,屋舍和土地都歸居民所有,雖然有迎來原鄉神明,卻沒有屬於大陳人的廟地。一九七五年,蔣中山過世,大陳人為緬懷蔣公恩德,在原本簡陋的祭祀空間裡,很快地「加奉」蔣公牌位,以蔣公為廟名。在當時的政黨和時空背景下,安穩地發展出全台少有的「蔣公廟」。「大房子」的蔣公感恩堂,除了蔣公,主祀原鄉神明觀音佛祖和三官大帝。「小房子」的蔣公報恩觀除了主祀蔣公,二樓主神是阮弼真君,左右陪祀漁師大神、三官大帝。蔣公廟不只祭拜蔣公,也奉祀原鄉信仰,神明壽辰之日,才是大陳人聚會,凝聚同鄉情感的重要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