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Apr
高雄關本部大樓,從民國35年就一直駐守在高雄港西岸,現在仍保留著三樓東南角圓弧且突出的望樓,從望樓可以眺望高雄港第一航道,這是高雄港重要的出入口,如同海關關員,競競業業地守護著重要的港灣。
海魄浪 穿越百年高雄港|專訪:國境的守門員——高雄海關
撰文╱朱幸葳 圖片提供/洪立
高雄關,扼守台灣南部國境大門,肩負關稅稽徵、查緝走私、便捷通關及接受其他機關委託代徵稅費、執行邊境管制等任務;轄區遼闊,上至嘉義,下至屏東、台東等縣市,甚至澎湖列島及金門地區皆屬管轄之地,堪稱為南部國境重要的守門員。
高雄關本部大樓,從民國35年就一直駐守在高雄港西岸,現在仍保留著三樓東南角圓弧且突出的望樓,從望樓可以眺望高雄港第一航道,這是高雄港重要的出入口,如同海關關員,競競業業地守護著重要的港灣。
商民嘴裡喊的阿Sir 是關員
在高雄第一貨櫃儲運中心旁的高雄關本部,以往曾經見識過風華盛況,據海關人員回憶,當時的人工查驗量工作量很大,查驗人員出門總是帶著一大疊驗貨單,而報關行為了希望盡快放行,甚至會主動叫計程車,讓查驗人員馳騁在各個碼頭工作,讓龐大的貨物量趕快進出口。
「從我進來時驗貨工作已經是電腦自動化派單,現在我們都是乘坐公務車前往指定地點進行查驗工作。」公關股的郭先生說,他在職務調動至公關股前,曾擔任過海關驗貨關員。
說起第一貨櫃的變動,郭先生說:「現在高雄關關本部雖仍設立在第一貨櫃儲運中心旁,但是整個業務量已經南移,主要的進出口業務是在小港、前鎮區塊。」
而談及以往對於海關的印象,公關股的蔡先生則說:「以前,我們在櫃場會被報關行稱為「關員」、「阿sir。」想來是因為海關關員需要做進出口貨物的管理,報關行總希望我們能夠檢查完盡快放行,才會有比較尊重的稱呼。」
⬆︎ 海關人員制服怎麼分?
・關務人員|白色制服:在機場行李檢查處及保稅區稽核保稅廠商的海關關員。
・查驗關員|藍色制服:主要負責在進出口集中查驗區開櫃查驗貨物。自從實施通關自動化後,查驗關員皆依電腦派驗結果決定查驗的報單。
・港邊查緝人員|橘色制服:港邊查緝關員工作場所靠近櫃場,風險係數高,制服才用醒目橘色示警,和海巡人員制服同樣是橘色。
永遠不曉得今天開什麼櫃
在貨櫃驗貨通關的邏輯裡,進口商有沒有查驗不符的前例?進口貨物是否高風險?貨品標示年份是否相符?貨品是否混充劣質品?是關員接受派驗及查驗時判斷風險「一翻兩瞪眼」的絕對答案,不容灰色模糊地帶。
每天上午,驗貨關員會根據電腦派單結果,決定該班次應查驗的報單,在出發去櫃場查驗前,需要深入了解該批派驗報單的風險何在,要注意進口二手機器出產年份,謹慎糾查「舊標換新標」,哪怕是看起來單純的漁獲,為了減輕課稅,進口業者卻可能報高「含冰率」,這些細節,都是驗貨人員需要注意的地方-「貨櫃百百種,不可能全都懂,你永遠不知道今天會開到什麼貨櫃!」
⬆︎ What’s in my bag?
驗貨關員會揹著驗貨的袋子,有手電筒、鐵鎚、驗條,車上配置磅秤,配合現場秤重冷凍進口水產品。有時候,貿易商會把含冰率報高,希望減輕課稅,關員需要確認產品淨重是否相符。
原來,人們離海關那麼近
以前的年代,鹽埕區因為鄰港,隨著船員下船,只要是身上帶的物件,海關人員不會太為難,是以往大眾說的「舶來品走私」,船員常常整個包包都是「西洋玩意兒」,金錶、雪茄、皮件,船員偷偷夾帶、拎在身上,關員也不好管,稀奇罕見的舶來品,於是在舊鹽埕、舊崛江互通有無,滿街的洋酒、洋裝生意,是從港區走出來的風景。
現今,因為貿易全球化,這些舶來品已不再稀奇,時代風景已不復存在
而海關關員的作業程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1994年電腦通關自動化開始實施後,海關關員依照標準作業程序,多人作業一同進行,也避免了不公平的情況發生。
以前,海關被水泥高牆與街市隔閡,通往高雄關的這段路罕有人跡,倉庫閒置後更加陰暗,就連正港鹽埕人,也不知道這堵牆背後是海、是港口,「從來不知道我們離海那麼近。」
現在,第一港口開始走向觀光化,人們越來越常在港邊散步,高雄關關本部大樓的周邊區域也開放了,郭先生說:「以我同時身為一個高雄市民和關員來說,我樂見這樣的變化,總覺得這讓港區多了幾分生氣。」儘管港區海運重心南移,不變的是,海關關員仍然會在進出口貨櫃旁、在機場、在港區,繼續守護著國境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