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台最大的港口邊,他們試圖找回消失在時光裡的「彩色大漁旗」
30May

在全台最大的港口邊,他們試圖找回消失在時光裡的「彩色大漁旗」

文字/ 黃祺瑋
 
高雄港是台灣最大的港口,每年有3萬多艘船隻在這裡進出,佔全台所有港口吞吐量的3分之2以上,造就了高雄另一個別名——「港都」。
 
這座因港而生的城市,早期靠港的居民也都以漁業為生,到現在港口的規模越來越大,港內的「前鎮漁港」已經成為台灣最大的遠洋漁業中心,這些船隻在台灣鄰近海域和世界三大洋進行漁業捕撈,高雄的漁業生產量是台灣的的2分之1,實力相當驚人。
 
在高雄港的旗津這一端,有許多重要的造船廠,其中包含造船龍頭中信,平均產值每年50億元,另有高級遊艇的產業,遍佈整個海岸線的大小碼頭;這個地方不僅是帶領台灣造船以及漁業的領頭羊,更有許多迷人的文化藏在其中。
 
船上丟下錢幣美金,海上漁旗威風飄揚
|戰後高雄港新船進水 Photo Credit:打狗文史再興會社 郭晏緹提供
 
畫面拉到了港邊,每一艘漁船造好之後,便會進行「下水儀式」,與會的來賓包含了造船廠、船東家、信貸給造船廠的銀行、參與造船的廠商以及社區的居民。此時,下水儀式熱鬧的進行著,例如祈福祭祀、船隻命名揭幕、擲瓶(註1)、又或是社區居民期待的擲吉活動(註2),最後鞭炮聲響起,新船下水,舉目所見,是在船身掛滿各式祝賀的旗子。
 
註1:擲瓶,砸破香檳瓶,希望帶來好運勢。
註2:擲吉,船員從船上撒下包含錢幣、麻糬等吉祥物、和大家分享喜悅。
 
一艘新船下水,花費的製旗費用就高達好幾十萬,這代表著大家的祝福,希望漁船收穫滿滿,能讓整船的船員平安歸來。整艘漁船可以掛的地方都會掛上旗幟,包含船的四周、上方也會牽很多線,把漁旗掛起來。
 
台灣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也稱之為「大漁旗」,除了常見的國旗形式,也延伸出紅色絨布的漁旗,或形式比較像「錦旗」的祝旗。絨布上也會寫祝賀的詞,布面很長,會沿著船身繞一圈。除了橫式的漁旗,另有直式的樣式,像是坊間見到的「關東旗」;直式大漁旗通常都掛在船長室的後方,一般來說都是6支,通常都是船東的丈人贈送的,主要的目的是象徵「有丈人給你做靠山」!
 
台灣與日本的大漁旗文化
|日本漁旗樣式 Photo Credit:亀崎染工有限会社 
 
 
大漁旗的製旗文化的源頭,大約是1930年代日治時期被帶進來的,日本的傳統製法稱為「糊染」——是用米糠、糯米、石灰,用一定的比例調和成糨糊一樣的東西,放入「糊筒」中,就像是放入擠蛋糕的拉花袋,在布上面懸空作畫。
 
而在圖案的設計上,日本製旗師傅會強化山海的圖騰。山通常會用富士山,並且用太陽的意象代表日本國旗,另外還有龜、鶴的圖案,都有吉祥、長壽等好的意涵。日本主要有48種主要的慣用圖繪,例如七福神、浦島太郎等等,都是常見的漁旗圖案。
 
而在台灣,龜、鶴等圖案卻不一定收到歡迎,因為「龜」有時會有「槓龜」的意涵,龜鶴擺在一起會聯想到「駕鶴西歸」的諧音,這也是台灣開始發展出和日本不同漁旗文化的重要因素。台灣常見的圖案以鯛魚為主,還有鮪魚、旗魚的圖案,都是遠洋漁業中,主要捕撈的高經濟價值的漁種,有時還會見到魷魚、蝦子、鬼頭刀,都是依照各地捕捉的漁獲來做繪製。
 
鄰居都說我們是在「印鈔票」
|台灣各種「大漁旗」的樣式 Photo Credit:洪立提供
 
1970年代,台灣開始經濟起飛,高雄的漁船越造越大數量也越來越多,漁旗需求量也變多,遂改變成比較快速「絹印」製作模式,製作方式是用一版、一圖、一色去做出來,也是我們現在常見的舊式漁旗樣式。而絹印後來也供不應求,最後改成電腦印刷,傳統的「糊染」、和後來常用的「絹印」技法都越來越少人做,逐漸在台灣消失。
 
高雄的地方工作者李怡志,和林佩穎在書寫高雄旗津的《港都人生:旗津島民》這本書時,有天在旗津做田野調查時,在旗津遇見製旗師柯炳煌,隨口問他:「你這裏有大漁旗嗎?」柯師傅緩緩的從店內的抽屜櫃中拿出不同形式的大漁旗,說到他以前就是靠製作漁旗維生,怡志這才第一次見到了台灣獨有的漁旗。
 
柯師傅說道,以前大量製作漁旗的時候,由傳統繪製改成了網版印刷的方式,他們在旁邊的空地畫漁旗、曬漁旗的時候,鄰居都會笑他們說,是在「印鈔票」,印一張賺一百、印兩張賺兩百。當時的生意非常的好,柯師傅還提到,當時老婆連生完小孩,都直接把小孩留在醫院,回到家中繼續趕工。
 
訪談工作告一段落後,書籍即將出版,李怡志致電到柯師傅家中報喜,才從師母口中得知柯師傅已經過世的消息;李怡志開始在思考:「柯師傅走了,那這個技法還有誰會呢?」於是他和夥伴一起成立了「山津塢」這個品牌,開始展開復興漁旗的計畫。
 
日本漁旗師傅說:「糊染手繪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大漁旗。」
|傳統製旗方式做出來的漁旗 Photo Credit:洪立提供
 
團隊開始在台灣各地尋找大漁旗文化,還遠赴日本鹿兒島縣,在擁有手繪大漁旗150年久遠歷史的「龜崎染工」,實地學習漁旗的製作方法。
 
團隊中負責製作漁旗的依寧說道:「日本師傅很大方,邀請我們過去參觀學習,我們花了兩天的時間去參觀,一開始以為只是去參觀工廠,看他的製程。但師傅一開始見到我們是把布攤開,開始叫我們自己畫,他覺得與其看別人做,不如自己動手做,更深刻地感受漁旗的製法。同時他也希望我們能做出台灣風格的漁旗,把台灣特有的漁旗文化找回來。」
 
「糊染手繪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大漁旗。」這個漁旗製作職人很驕傲地說,他是這裡的第五代傳人,而工坊至今已有差不多150年的歷史。2019年,山津塢團隊兩次邀請日本大漁旗職人龜崎昌大先生來台交流,開立工作坊和團隊交流之外,並讓民眾有機會窺見這個百年文化。
 
開創台灣獨有的漁旗
 
日本福島縣藍寶石水族館主辦的「小名浜國際大漁旗藝術比賽」,一直是亞洲國家中推廣漁旗文化中,最具有指標意義的活動,2020年,山津塢團隊決定參與這個比賽。
 
|龜崎染工-Photo Credit:山津塢提供
 
團隊中負責設計的淑雯說:「當初知道這個國際的藝術比賽,和我們在做文化研究的過程有很多的關聯,有想說是不是能透過這個比賽機會,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文化,也能透過漁旗跟日本交流,用一幅圖把祝福送出去。於是帶著怡志寫的的文字,我設計的圖案,而依寧在製作的技術上給了很多的指導。」三人團隊於是創造出一個日本少有的漁旗樣式。
 
那年淑雯設計的漁旗從200多位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最高榮譽「最優秀賞」,也是第一位海外的參加者獲得此殊榮。淑雯說:「參加這個比賽的初心是,希望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這項傳統文化;如今獲獎,讓這份心意有了落實的機會,台灣大漁旗的保存與復興將會出現許多新的可能。」
 
談到了得獎作品,張淑雯說她保留了傳統手繪的圖樣形式、留下了糯米糊該有的白邊框線,可以直接作為親手製旗時的型版。而作品中央那隻瘦長型魚的形象代表的是藍寶石水族館的建築外觀,尾部還繪有高雄的舊市徽;彷彿是來自港都的賀典般,為藍寶石水族館的20週年誌慶獻上最誠摯的祝福。
 
超越傳統製法,逆流尋根的「大漁鱸鰻旗」
 
山津塢團隊,開始在學校及社區扎根,從國小到長輩,透過這樣的文化開啟跟自己的對話,以及和不同年齡或是族群的對話,甚至進入移工的社群,至今已經採集超過上百幅各式的人生旗幟,把漁旗祝福的意涵傳遞到每個參與的人身上。
 
|夜間的鰻波回聲-Photo Credit:陳建豪
 
團隊最新的作品「洄音鰻波」,是收到高雄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公共藝術設置計畫的邀請而有的創作,於是團隊在製作這個作品時,想到了鰻魚這個和台灣人有深刻連結的生物:鰻魚在陸地的河川中生長,成熟後洄游到海洋中產卵,在溯河的過程中,鰻苗必須穿過許多障礙物,例如堰、堤壩或是天然瀑布。
 
台灣人本身就有捕捉鰻魚苗的文化;不同的族群都有著跟鰻魚的傳說。於是團隊溯高屏溪而上,從林園到桃源,行經高雄9區,以鱸鰻開展跨越文化族群對話,歷經6個月,沿著河往山裡走360公里,採集100多個以鰻為題的字,製作20米長的鱸鰻大旗。
 
這個大型的裝置,是團隊給自己的挑戰,不僅超越了以往製作的漁旗大小,在設計上也保留了傳統的製法,並把在地採集的在地神話、地理脈絡所創造出的個關鍵字寫成詩句,用夜光漆寫在魚身,經由夜晚的打光呈現,呈現多重的視覺效果。
 
山津塢團隊,歷經找尋大漁旗的文化的過程,將傳統的技法保留下來,並深入在地,找到高雄獨有的文化。而在日本,漁旗文化已經深入日常生活中,不只在漁船下水典禮看見,漁旗的圖騰也出現在祭典穿的服飾、在名產伴手禮的包裝、或是在貨櫃車的塗裝。
 
期待有一天,大漁旗也能再度成為高雄獨特的風景,不只在船上,而是化為各種形式,在這個因港而生的城市中四處飄揚。
_
本文亦刊登於every little d ,未經同意不得轉載。